你的位置:天博国际电子游戏APP > 新闻动态 >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1:11 点击次数:187
南北两党之间的矛盾积压已久,双方在多方面持续对立,互不相让。在顺治初年,政坛上曾多次爆发影响深远的政治冲突。这些争斗通常表现在互相攻击、弹劾对方,尤其是在顺治朝,党争愈发激烈。
冯铨的政治生涯颇为复杂,天启年间,他曾投靠魏忠贤,成为“阉党”中的一员,频繁与东林党争斗,甚至一度被称为魏忠贤的“十狗”之一。他与东林党的敌对,以及“阉党”的烙印,成为了冯铨日后多次遭到弹劾的根源。
顺治元年五月,多尔衮下令召见冯铨,冯铨接到诏命后赶赴京城,得以重新走上仕途,并以大学士身份进入内院参与政务。冯铨在初入清朝时便格外引人注目,他是第一个剃发效忠的官员之一,深得多尔衮的信任。顺治元年六月,他与洪承畴共同提议恢复明朝的票拟制度,建议各部奏章需抄送至内院,由大学士审阅,这一提议得到了多尔衮的支持。冯铨在礼制方面也做出贡献,太庙和社稷坛的典礼章程便是他与谢陞共同制定,而顺治帝的登基典礼更是由冯铨亲自主持。
展开剩余78%冯铨在税制改革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,顺治三年四月,多尔衮指示冯铨前往户部,要求他详细审核赋税制度,并拟定新的税制方案。冯铨这样一位曾与“阉党”关系密切的官员,在新朝廷中迅速崭露头角,受到某些人的质疑与非议也是在所难免的。
顺治二年八月初一,浙江道监察御史吴达首度弹劾冯铨,拉开了南北党争的新篇章。吴达的弹劾内容包括六项指控:第一,冯铨在各地灾难时未辞职;第二,冯铨在票拟上独断专行,未遵照圣旨;第三,冯铨拉拢权贵、索取贿赂;第四,冯铨曾依附魏忠贤;第五,冯铨为阉党余党阮大铖提供庇护;第六,冯铨的儿子冯源淮奢华宴请,结交权贵。紧接着,江西道监察御史李森先也提出了对冯铨的严厉弹劾,他不仅指责冯铨贪污腐化,更将冯铨与明朝灭亡的原因联系在一起,称冯铨是导致明朝国祚覆灭的罪魁祸首,甚至认为冯铨的奸恶行为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。
李森先的弹劾文中提到,冯铨不仅在明朝权力体系中曾为魏忠贤效力,更在清朝中权势滔天,以至于刑部官员对其罪行无敢言者。这种极端的言辞加剧了冯铨所面临的政治压力。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罗国士、桑芸、王守履、邓孕槐等大臣也纷纷上疏参劾,尽管这些弹劾一度引起了朝廷的高度关注,但最终因缺乏实质证据,冯铨得以暂时平安无事。
多尔衮深入调查后,认定吴达、李森先等人所提指控无实据,决定将这些参劾者反弹至原地,进行追责。多尔衮严厉批评道:“这种没有证据的弹劾行为是故意陷害,想延续明朝的陋习,抹黑无辜。”他明确表态,冯铨等人都严格遵守清朝的法律,且在投诚方面表现良好。此时,冯铨不仅成功辩解,还令其敌人吴达和李森先面临反弹,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。
在这场党争中,冯铨的机智与辩才为他赢得了多尔衮的支持。而一位名为龚鼎孳的官员,却因公开对冯铨的过去提出质疑,试图揭露冯铨与魏忠贤的关系。冯铨果断反击,指出龚鼎孳曾在明朝末年与李自成合作,最终使得龚鼎孳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过错,并无力再反击冯铨。这一波波政治角力中,冯铨最终以不动声色的方式消除了威胁,成功化解了这场风波。
然而,冯铨并非唯一的受害者。随着南北党争的激化,冯铨与南党的对立也愈演愈烈。南党阵营中的代表人物陈名夏,也因其与东林党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南方汉官的支持,而成为北党攻击的目标。顺治帝虽欣赏陈名夏的才华,却对他与江南党派的紧密关系心生疑虑,使得陈名夏最终在党争中走向悲剧。冯铨的起复,加剧了陈名夏的政治困境。冯铨以巧妙的方式攻击南党官员,为自己进一步稳固了权力基础,也让陈名夏的政治生命陷入了死局。
冯铨的成功不仅是由于其卓越的政治手腕,更因为他能在复杂的党争中寻找突破口,及时采取行动。反观陈名夏,则由于过于依赖党派关系,最终未能避免被北党打压,落得身败名裂的结局。
在这场南北党争中,冯铨的智谋与适应力使他屡屡化险为夷,而陈名夏的衰落则证明了党派争斗中的冷酷与残酷。历史终将记住这场政治斗争的血与泪,也将冯铨与陈名夏的命运一同铭刻。
发布于:天津市